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成长
成长若论笔画,只有十笔,是极简单的两个字,但细细品味,却滋味绵长,让人百感交集。
放学接孩子回家。上四年级的祺祺从校门口出来时,与同学们谈笑风生,一脸阳光灿烂。看见我后则一声不吭,直到拉开车门,才吐出皱巴巴的两字:“走吧。”此时的我更像是一名司机。记得以前她从校门口刚瞅见我,就会一个箭步飞奔扑过来,冲进我的怀里,嘴里还大声喊着:“爸爸,爸爸……”让我感觉自己就是她的力量与靠山的化身,我甚至一度产生了自豪骄傲感。记不清从何时起,这个场景在“渐渐”中变得模糊。而今想让她再“声情并茂”地冲进怀中,已无可能,我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成长就在一瞬间,现今就是分水岭。你认为最普通的,却是最昂贵的。
吃完晚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冲下楼去找朋友玩。在吃饭时就已告诉爸爸,和谁约好了,准备去哪玩。好像不久前,她们总是要我一起下楼的。“有爸爸在——踏实,就没有人敢欺负我”“爸爸不下去,我也不下去”,而此刻,我却孑然一身躺在家里,手中捧起一本书,心中惊叹世间万物变化之快。今年“六一”时,孩子们参加学校朗诵比赛,我等待孩子们恳请我陪伴。然而,自始至终,孩子没有开口。后来,她们独自参加比赛,笑容灿烂地捧回来两个一等奖。而我则在喜悦中落寞,在落寞中叹息。不禁自问,难道我已失去“价值”?
晚上睡觉,两个孩子一人捧一本书。当时针指向九点半,各自关灯睡觉,已成规律。我记得以前她们总是诚恳地邀请我陪她们睡觉,讲个故事、说个笑话,还要求紧紧握住她们小手。我常开玩笑,自称为“四陪爸爸”。当然,那时的我是各种嫌弃,并以各种理由搪塞推脱。不知从何时起,我已慢慢退出孩子睡觉的舞台,她们不再需要我的陪伴。她们能看懂好多书,不需要我讲故事;也不需要我搜肚刮肠地编个笑话;她们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人格,不再需要我施加个人意志和思想;她们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何须没有共同爱好的爸爸杵在跟前呢?我只能默默地望着房间,掺杂着被遗弃的失落感。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她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成长是喜悦,是蜕变;是收获,是期待;更是一场父母对子女依依不舍的目送。我相信,她们正在迈向更为多姿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