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悠悠岁月

首钢日报 A04版副刊  首钢水钢 杨德清 2024年07月08日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

最近,朋友在抖音里给我推荐了《渴望》这首歌。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打开手机反复听上几遍。听着那熟悉的旋律,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属于我们的年代。那个年代是苦涩的,却也是快乐的。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七十年代是什么样子我并不清楚,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则在我脑海里留下了难以忘却的回忆。

1986年,8岁的我从老家来到水钢,当时我和父亲居住在烧结小区旁仅有两个房间的土墙房里,父亲住里间,我住外间,睡觉的床是父亲用木棒和竹片为我搭建的。这间屋子既是我的卧室,也是父亲和我的厨房,同时也是父亲的会客室,家里来了客人,父亲都是在这里招呼他们。

当时我们叫这里为“烧结弯弯”,居住着八九户人家,与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约有十余个,但关系相对较好的也就荣荣、军军和我,因为我们三个同年,能玩到一起。我家和军军家没有电视,晚上我们就到处蹭电视看,有时也在荣荣家看。但荣荣家人太多,有时不好打扰,我们就到电视房去,《西游记》《射雕英雄传》《再向虎山行》等电视剧都是我们的最爱。《射雕英雄传》上映时,军军和我跑遍了烧结和炼铁片区的电视房,如果有一集没看上,第二天上学也要找同学为我们补上剧情。那时,为了从家里跑出来看电视,不知挨了父亲多少臭揍。

1994年,我离开水钢,离开我的小伙伴们,回到了老家。在老家念了一年书后就辍学到外面打工,直到1996年父亲退休后,我顶替父亲的班又回到了这里,还是居住在父亲留给我的两间土墙房里。

荣荣家的房子和我的房子挨着,除了上班和睡觉,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荣荣家度过的,我喊他的母亲为二爸(二姑的意思),大家都比较亲切,既可以蹭电视看,还可以蹭饭。

2014年,我在市区按揭买了房,邻居们也买了房,大家都搬进了各自的新居,由于新居相隔较远,慢慢地就没有了往来。现在,偶尔我也会回“烧结弯弯”看看,看以前住过的地方、上学时走过的路、周末爬过的山、钻过的洞,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和昨天。

《渴望》这部电视剧上映于1990年,那时的我才12岁,看不懂成年人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但剧中的主题曲却成了我们这代人的最爱。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故事诉说的就是成年后的自己。

人到了一定岁数后都喜欢回忆。现在,我家里还留着小时候用过的电筒、刚参加工作时用过的饭盒等物品,看到这些老物件,就能记起自己的过去,回忆起很多开心的往事。我们这代人有太多的无奈,小时候傻傻地盼着长大,吃过五分钱的冰棍,穿过有补丁的衣服,点过煤油灯,看过黑白电视和连环画,也骑过二八大杠,拿过玉米杆当甘蔗,在邻居家的地里偷过瓜,水城的河里摸过鱼,这一切想起来仿佛都在昨天,却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