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三个三”激发创新活力
——矿业矿建公司以“创新”破解难题助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 |
矿建公司自行设计带法兰的三通接头。 |
![]() |
矿建公司自行设计的井下钢拱架支护,从根源上消除动火作业。 |
矿业矿建公司围绕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目标任务,深入开展“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以“创新”破解难题,培育新动能、开拓新领域,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质量发展。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系统观念、结果导向,勇于创新突破,切实做到“三个强化”。
强化机制推动。制定下发了《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专项工作方案》《2024年管理创新课题推进工作方案》《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工作方案》,确立工作目标。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实现节点管理向闭环管理转变,推动创新工作开展。落实请进来、走出去对标学习机制,到矿业水厂铁矿、运输部、机械厂进行创新对标、党建对标,取长补短、借鉴提高。与安科院、辽工大、新疆森航钢构、首钢技术研究院、首钢国际等单位交流学习应急预案编制、矿井防治水、海外项目管理、钢结构制作安装,拓宽视野,获取新知识,激发创新思维。
强化部门联动。在创新管理上,发挥专业部门引领作用。生产技术专业牵头组织技术创新、专利及生产合理化建议,经营专业牵头组织经营管理合理化建议,企管专业负责管理创新、创客中心管理工作等,政工专业负责创新工作室、群众性创新及职工好建议,定期讲评,推动工作有序进行。各部门全流程参与创新成果申报管理、评定验收、推广应用等,确保优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发挥效能。
强化典型带动。发挥创新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5个创新工作室吸收23名近五年入厂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其中,创新骨干与他们结对子,老师傅传授现场经验、新学生研究创新方法,促进成果转化。3项成果获得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铜奖,8项成果获得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3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职工创新活力不断提升。2019年入厂的青工蔡冀奇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先后获得《一种矿山采空区充填体智能混合制备方法》等2项国家发明专利,参与制定《钢渣基全固废矿用胶凝材料》团体标准1项,发表《多固废激发剂优化模型及微观机理分析》等论文5篇。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
破解生产现场难题
聚焦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生产现场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三个攻关”,第一时间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以致用、研用结合。
施工现场攻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实际,开展小革新、小改造,解决现场问题,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效率。马兰庄井巷作业区分析铲车作业过程中备件损耗情况,组织对下井铲车安装防滑锁链,对铲斗外侧和底部进行钢板加固,出渣作业后加固铲牙、锁套,既保证了铲车完好率,又降低了因故障往返的柴油消耗,年减少费用支出7万元。
骨干挂帅攻关。指定创新工作室骨干,围绕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通过课题攻关,不断改进,创新施工方法,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尹树强创新工作室和井巷施工创新骨干李志,针对原来矿山井巷支护作业中使用电气焊,存在火险隐患的问题,开展金属矿山巷道不动火施工拱架连接装置研究,采用组装件拼装连接,连接筋与拱架卡扣、固定锚杆与拱架卡扣采用螺栓连接,不需要焊接作业,不仅降低了火灾风险,组装也更简便,还缩短了作业时间,此项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并被受理。
研学联合攻关。围绕新产业、新项目,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联合攻关,积累新技术、新方法,为承揽施工项目做好技术储备。结合马城充填业务,联合首钢技术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开展了《选矿尾砂充填复合胶凝材料试验研究技术开发项目》课题,探索出最佳灰砂比与砂浆制备方法,并第一时间取得发明专利授权,积累了专有技术。
以管理创新为抓手
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坚持用改革解难题,结合产业转型,实施“三项工程”,让管理创新成为驱动矿建转型发展的源动力。
人力资源优化工程。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成立了马城充填、马城井巷、马兰庄井巷和杏山井巷作业区。强化地采施工项目管理,分析人员工作经历、专业结构和持证情况。并结合两办文件和应急局、矿山局检查提出的要求,调整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69人次,招收爆破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70人,确保符合安全监管要求和现场施工需求。通过不断优化人力配置,提升人力价值。
精细管控工程。聚焦极致理念运营目标,实施精益精细管理模式,降低成本消耗。经营专业结合秘鲁采矿生产,抓住采矿生产成本、效率的关键控制点,到水厂铁矿学习,制定秘鲁采矿技术经济指标体系,设立48项指标。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明确人员职责,固化指标统计,分析工作流程和标准,透过指标数据,找出经营生产管理问题,推动管理能力提升和指标水平进步。物资专业围绕降低秘鲁设备海运费用前往天津港码头,与第三方人员共同对装箱货物现场打尺测量,据理力争每厘每毫,节约海运费用30.2万元。
数智化跃升工程。为丰富管理手段和资源整合,构建数字化、高效化、全面化和智能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开展矿建公司一张图项目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项目承揽、概预算、分包、实施、材料、计划、进度、人员配置等,实现项目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分析、应用和数据共享服务,达到“组织项目、项目实施、评估反馈”三位一体的全周期闭环管理。加强秘铁5号采区管理,借鉴矿业采矿管理经验,在秘铁5号采区进行卡调系统项目建设,实现车辆自动调度、消耗数据自动统计、生产指标统计分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采矿生产组织及现场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