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以“智”提“质”向“新”而行
——首钢长钢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纪实
![]() |
首钢长钢数据中心监控室。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直以来,首钢长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集团数字化转型相关要求,将“以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贯穿企业改革发展全过程,以绿色智慧为抓手,通过技术与管理的深入融合,持续推进数字赋能工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
“精”细管理,线下线上协同发力生产
在首钢长钢东门岗,一辆辆排列整齐的货车正在有序通过门岗,车牌、排放阶段等信息均已显示到LED屏上,司机只需轻刷身份证,车辆业务信息便验证成功。与此同时,道闸杆升起,车辆缓缓驶入厂区,整个过程用时不足5秒,现场管理井然有序。车辆高效率进出的背后,是长钢环保门禁系统的有力支撑,此举不仅实现了“环保门禁+企业门禁一体化”管控,其集约高效的作业效率,也为长钢高效管理提供了强力支撑。
以此为缩影,早在2019年,首钢长钢就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按照各职能部门的定位,梳理和完善信息化重点工作,列出清单,明确思路,推动信息化建设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长钢上下形成“两化”建设为生产经营赋能助力的广泛共识,按照“强基、固本、提智”原则,分阶段、有步骤推动各项智能化工作,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有效落地。
2019年底,首钢长钢实现OA协同办公、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财务及人力资源等关键业务的线上管理。从2021年起,开始构建环保门禁系统。该系统具备高达99%的自动审核率,并依托数字技术,实现环保信息实时上传和指令下达,推动长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门禁管理的本地化、精细化与高效化。
按照集团管控类信息化项目推广进度和工作部署,首钢长钢先后完成集团管控类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投资管理系统,通过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和管理,实时掌握项目进展,优化调整投资策略,确保投资目标可实现,提升投资管理效率;完成业财一体化项目,通过“数据不落地”在线协作模式,实现长钢各业务系统与集团财务系统信息间的数据融合,满足财资税一体化综合财务管控,提升财务管理效率;法务管理系统,通过全面公开透明的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明确授权信息,提升长钢业务效率与透明度,确保在出现疏漏或纠纷时有据可查、责任清晰,为长钢稳健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10月1日,司库系统上线,为长钢高效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提升,创新激发新动能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提供了创新业务模式与产品服务的无限可能,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手段,不仅实现了生产流程的细化优化,同时也减少了人工干预,提升了生产效率。
2019年,面对钢铁行业环境治理要求,首钢长钢决定建设智能仓储管理系统项目。该项目整合了计质量、NC、兰格电商等多源异构系统,出库准确率达到100%、出入库作业效率提升了15个百分点,实现了钢材产品下线的全流程无缝衔接。同步开发了手机APP客户服务平台,有效增强了与客户的黏性。2023年6月底,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项目投运,之后又相继完成了长钢属地十多套关键业务系统至数据中心的迁移。数据中心的建设,为后续长钢实施生产制造管理与执行系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IT基础服务支撑。
在智能生产方面,首钢长钢积极推进质量检验过程的自动化及智能化,并在相关工艺中应用机器人技术。先后建设了轧钢机器人自动焊标牌系统、质量监督站力学性能自动化检测系统和建设原燃料智能分析等项目,通过引入成熟的机器人技术,替换高危岗位,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现场的安全性,增强了生产的稳定性,最终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及智能化管控的目的。
2024年10月上旬,长钢焦化厂焦炉地下室智能巡检“机器人”完成安装调试开始试运行。该项目通过智能巡检机器人+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实现了生产工艺流程化、数采智能化、巡检无人化、网络数字化,强化了安全生产自动化管理,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和巡检作业效率。2019年底至今,长钢共完成自建重点信息化项目25个,均取得良好效果。
“智”慧驱动,打造管理新特色
作为最活跃的创新力量,首钢长钢积极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延链补链强链,打造管理新特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优化能源管理。分步实施,持续完善“水、氧气、煤气等能源介质计量数据自动采集、新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逐步实现能源计量数字化、远程化及精准管控的目标,为治理漏损、供用平衡等提供更为准确的计量数据支撑。拓宽长钢计量标准检定资质范围,取得长治市下发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2019年以来,为公司节省检定费用50余万元。
搭建稳定安全的网络平台。2023年,根据首钢集团管控要求,长钢完成了网络架构梳理,并对内部各互联网应用系统进行了IPv6升级改造。其中,长钢门户网站、客商平台和VPN系统已成功升级,并首次在山西省企业中采用IPv6代播技术与集团对接。同时,按照首钢集团统一部署,长钢内网用户均安装了终端管理系统,通过规划园区网络和采用VPN技术,已实现内部网络全覆盖,并利用SD-WAN技术建立了虚拟专用网络,与首钢集团实现网络连接,从而简化了网络部署和管理,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网络连接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长钢由被动转为主动,建立了态势感知平台,持续监控网络安全,确保长钢网络安全态势平稳可控。
此外,首钢长钢还构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于2025年初上线数字档案室信息管理系统。2025年4月2日,生产制造数据采集平台及智慧园区网络建设项目启动,为该公司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钢铁企业通过数字化推进智能生产、智慧运营、协同生态,不断提高生产制造效率、绿色环保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围绕这一目标,长钢将坚持对标一流、创新驱动,重点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把数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牵引性抓手,着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