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烽火铁流映太行
翻开中国冶金军工史册,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的前身——故县铁厂,这个在抗日烽火中孕育、在解放战争硝烟中诞生的“上党钢铁基地”,以其光辉的军工文化,使“红色长钢”在新中国钢铁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进入新时代,军工文化与品质展现出独特生命力,为锻造长钢卓越品牌、实现基业长青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故县铁厂: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太行山是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聚集地。长治上党地区因老一辈革命家在民族存亡关头领导抗战并取得上党战役胜利而载入史册。长治军工文化(主要包括黄崖洞兵工厂、淮海兵工厂、柳沟铁厂、故县铁厂等)源远流长,故县铁厂根脉可追溯至黄崖洞兵工厂。
1939年,为改善八路军武器弹药短缺状况,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上级命令,将榆社韩庄村修械所迁至黎城黄崖洞,扩建为华北敌后最大兵工厂。1942年前后遭日军破坏后,化整为零分散生产。
留学德国归国的冶金专家陆达,鉴于根据地无法建造高炉的现实,创新性地应用“焖火”韧化技术处理白口生铁,成功解决了制造迫击炮弹壳体的难题,合格率从30%跃升至95%,开启了根据地批量制造炮弹的历史,是军工生产和冶炼工艺的重大突破。
1946年2月,为保障大规模解放战争军火供应,晋冀鲁豫军区军工部决定在太行腹地建设铁厂。经郑汉涛、陆达等勘察选址,厂址定于故县村东。1948年1月,故县铁厂1号高炉成功流出第一炉铁水。自此,我军迫击炮弹产量成倍增长,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尤其在临汾、太原、淮海等战役中作用显著。军工部为铁厂记集体大功一次。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国家工信部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分别在重要平台和出版物中肯定了故县铁厂的历史贡献。
厂史展览馆:军工文化传承基地
敬畏历史,方能行稳致远。首钢长钢厂史展览馆于2011年建成,生动展现红色长钢军工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是企业厂史教育、文化交流和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2023年,在长治市发改委推荐下,首钢长钢启动省级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申报。经评审,2024年1月,山西省军民融合办正式认定该馆为“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并于3月授牌。这一认定是发掘红色资源、以军工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进展,为企业文化、品牌建设及员工使命感注入强大动力。同年,公司深化军工文化研究,挖掘历史资源,梳理发展脉络,强化教育基地的史实支撑。
军工传承:铸造卓越品牌
红色基因与军工传承铸就了首钢长钢品牌基石,其主导产品在华北及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产品纯净度高、成分稳定、性能优良,多次荣获国家金杯奖、免检产品、用户满意产品、品质卓越产品及山西省名牌等荣誉,广泛应用于毛主席纪念堂、奥运场馆、青藏铁路、深圳湾大桥、秦山核电站、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工程,是中国中铁、中国路桥等央企的优秀供应商。
近年来,首钢长钢积极推动产品转型,开发汽车大梁H型钢、硬线钢、钢绞线用钢、PC钢棒用钢、弹簧钢、轴承钢等新品种,填补省内空白,拓展新市场。
凭借过硬管理与质量,首钢长钢以参编企业排名第一的身份主导了最新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标修订,并参与多项行业、团体标准制定。2023年获“全国建筑钢筋优质品牌五星企业”等称号,2024年荣膺“中国卓著钢铁企业品牌”。
作为党在太行根据地创建的首个正式钢铁厂,首钢长钢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投入环保升级改造,夯实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荣获“中国优秀钢铁企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绿色工厂”等称号,获评山西省环保绩效A级企业。
红色长钢:筑梦百年新征程
2026年,首钢长钢将迎来建厂80周年。唯有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方能在钢铁强国蓝图中彰显历史价值。
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在首钢集团党委的领导下,首钢长钢秉持“务实、创新、绿色、高效”理念,突出“红色长钢,军工传承,重点工程优选”品牌特色,推进“两化融合”和“智慧园区”建设,建成数据中心等设施,稳步迈向转型发展新阶段。
首钢长钢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强化技术创新引领,融合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攻关核心技术,以紧固件用钢等卓越产品为着力点,努力打造区域竞争力强企,坚定迈向基业长青、高质量发展的百年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