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0余项国家标准、100余项团体标准

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

首钢日报 A03版钢铁与城市服务   2025年07月11日

6月2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以来各部门在产品碳足迹领域的工作进展,从建立健全管理体系、构建多方参与工作格局、推动规则国际互信、加强能力建设四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成效,并对未来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做出展望。

据悉,早在2024年5月份,生态环境部会同14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并牵头推进工作落实,全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报告》是继《实施方案》印发之后,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的首个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报告》中透露,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迎来良好开局: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编制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截至2024年底,发布和研制中的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达70余项,发布细分领域产品碳足迹核算团体标准100余项;研制并发布反映国内实际的电力碳足迹因子,推动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建设,为各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解决了“燃眉之急”;探索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引导产品碳足迹披露工作。

钢铁行业作为高碳排放重点领域,其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突破。2025年1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钢铁行业T/CISA469—2024《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高炉—转炉长流程钢铁产品》等3项团体标准入选,覆盖高炉—转炉长流程、电炉短流程钢铁产品及铁合金,为全产业链碳足迹量化提供了统一规范。以鞍钢、河钢、南钢为代表的钢铁企业也正在加速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LCA)及碳足迹计算系统,为参与全国碳市场奠定扎实的数据基础。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健全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加快研究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探索打通产品碳足迹管理工作“全链条”,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我国碳足迹规则获得国际认可,持续推进《实施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确保取得工作实效。(李江梅 来源:《中国冶金报》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