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从“破局”到“新程”
——通钢公司建厂67周年职工热议专题片《破局》
当吉林卫视的镜头对准通钢这片钢铁热土,当通钢67周年厂庆的烛光与高炉的烈焰交相辉映,通钢人正以双重的喜悦与豪情,奏响新时代的奋进强音。
近期,吉林卫视《好好学习》栏目播出通钢大型专题片《破局》,为观众呈现了通钢在新质生产力变革之路上的探索与突破。这部专题片一经播出,便在通钢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恰似一阵春风,吹进了每一位通钢人的心间,化作全体职工开拓创新的澎湃动力,为通钢67周年厂庆增添了一抹别样色彩!
在专题片《破局》中,那个曾以“火花四溅、高温挥汗”为标签的通钢,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从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的上线应用到成功开发焊瓶钢、汽车大梁钢等新产品;从创新工作室攻克技术难题助力高炉冶炼节能降耗到轧钢团队突破设计大纲成功轧制直径85毫米石油管线用钢……这些都是通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通钢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
当职工们在屏幕上看到熟悉的厂房、同事的身影,感受到的不仅是震撼,更是“我是通钢建设者”的自豪与使命。
炼钢事业部职工徐智友把专题片截图设置成手机壁纸,他说:“厂庆之际,吉林卫视播出通钢大型专题片,作为通钢人,深感鼓舞激励。这既是对企业的认可,更让我们充满奋进动力。”能源事业部职工程华观看《破局》后深受触动地说:“数字化煤场让高炉吃上‘放心料’,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钢坯,这是‘向科技要效益’的生动实践。当前,通钢发展向好,我们要借专题片之势,以创新破局、用实干担当,共赴企业新征程。”运输公司米传海则将这种精神延伸至铁轨检修:“螺栓的扭矩、轨道的平直度,都必须达到毫米级的精准,这是我们运输人对质量承诺的坚守。”专题片中,炼铁炉前吉万刚创新工作室对炮头圈的改造、自主发明通风口工具并获专利的细节,让炼铁事业部职工林传军倍感激动,他说:“这些细微改进的背后,是职工创新智慧对生产效率的直接赋能。”当轧钢生产画面闪过,轧钢事业部职工许毅难掩自豪:“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品种钢比例逐步提高、产品规格一次次地突破,这都是团队开拓创新的结晶。”通钢开拓高附加值产品的战略转型,被通钢国贸职工魏曦朦比作“在钢铁洪流中锚定新航向”。
如今的通钢,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全员共识。这场关于《破局》的热议,不仅是对过往奋斗的回望,更是对未来征程的誓师。
站在67周年的历史坐标上,一条充满温度的厂庆推文点燃了通钢人的情感火炬,劳模、一线职工、青年团队都用最朴实的语言,诉说着对企业的深情。全国劳动模范徐凤娟发出誓言“让工匠精神在智能升级中焕发新生”;首钢工匠吉万刚动情回忆“师徒传承的温暖记忆”,立志将传帮带的火炬代代相传;焦化事业部李相斌、王秋菊夫妇用“双份坚守”诠释“爱厂如家”的深厚情怀;轧钢事业部青工丁柏木立志成为“企业创新的青春引擎”;与通钢同天生日的姜博瀚等人,则用“同频共振”的缘分,诉说着个人命运与企业发展的命运交响。
评论区里的每一条留言、每一句祝福,都汇聚成通钢人“与企业共成长”的铮铮誓言。《破局》展现的是通钢的“硬实力”,厂庆传递的是通钢的“软情怀”。当职工们看到自己的日常工作被镜头记录,当技术革新的成果被社会认可,当厂庆的祝福转化为实干的动力,站在67周年的新起点,通钢人已锚定新的奋斗目标:要以破局的勇气、庆生的豪情,迈向更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