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钢长钢非钢产业勇创新路

首钢日报 A02版综合新闻  长钢站记者 闫雷 2025年08月11日

装载车辆往返穿梭进行吊装作业,色彩斑斓的集装箱整齐码放,一台由内燃机车牵引的货运班列正在快速装运、整装待发……走进首钢长钢长铁绿能物流园,一派忙碌的景象跃然眼前。今年6月份,首钢长钢长铁绿能物流园社会运输发运量、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钢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想方设法创效益,成为各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砝码”,而拓展非钢产业的增利空间便是其中之一。

为积极落实山西省、长治市的“公转铁”部署,依托首钢长钢铁路专用线、接轨国铁太焦线长治北车站的优势,利用旧区土地和铁路资源,2023年8月,成立了山西长铁绿能物流园有限公司。物流园区规划占地约1700亩,计划建设智慧仓储物流区、综合办公区、集装箱装卸发运区、冶金机械制作板块、综合资源循环利用板块等。目前,园区已建成10万平方米接卸货场,2万平方米大宗物资仓储堆场,形成了100万吨/年的发运能力。长铁绿能物流园的建设和运营正是首钢长钢深入推进“一引领两融合”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推动非钢业务向商业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迈进的重要尝试。2024年,首钢长钢长铁绿能物流园充分发挥集装箱运费优惠政策优势,优化运输模式,实现外矿综合运费成本较上年有所降低。

做精做优钢铁主业,做大做强非钢产业,将钢铁产业链上沉淀和衍生出的服务于钢铁主流程的资源盘活,充分还原各类资源的先进性,才能变“包袱”为“财富”,变“负重前行”为“轻装上阵”。依钢而生或者服务于钢铁主业的非钢产业,成为首钢长钢实现增量调整的突破口,不仅抵挡住了低迷市场带来的冲击,自身竞争力也显著提升。该物流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河南下游的建材厂、水泥厂陆续开产,水渣市场需求逐步回升。我们抓住市场机遇,加大对焦作、月山、新郑等多家水泥、建材企业的营销推广力度,实现了水渣、煤焦等产品发运量的突破,为后续增加水渣发运量、稳定客户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面对严峻的行业形势,非钢辅业能力全面提升。首钢长钢加大对非钢辅业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支持,进一步激活非钢辅业自主经营单位的创新发展潜力。目前,非钢辅业自主经营单位已经成为支持长钢钢铁主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物流、仓储、配送以及其他多种经营项目反哺钢铁主业,尽快做优做强相关业务,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此时,“因钢而生”的非钢产业正在抢抓市场机遇,求新谋变,发出创新发展的最强音。

在首钢长钢非钢产业的各单位,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无限希望,毅然担当起反哺主业的重任。当前,他们在总结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市场调研,坚持以提升价值链为主线,高站位、高起点谋划下一步发展方向,持续提升创效能力,为首钢长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