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听,汗珠滴落的声音
三伏天的骄阳,像泼了火油般炙烤着大地,空气仿佛凝固了,吸一口都是灼热。置身水钢的生产现场,这“热”便更添了一层分量——轰鸣运转的机器自身散发着滚滚热浪,炉膛内烈焰翻腾,熊熊燃烧,温度计上的红色水银柱仿佛铆足了劲,一路向上攀爬。这样的天气,即便只是静静站着,汗珠也会争先恐后地涌出毛孔,瞬间浸透衣衫。何况,这里没有旁观者,只有一刻不停歇的奋战者。
生产任务如军令高悬,钢铁洪流奔腾不息,绝不能因高温而断流。水钢的职工们,个个都是铁打的硬汉,没有一人退缩,没有一人打退堂鼓。你看,点检的师傅们目光如炬,在热浪蒸腾的设备间穿行。高温下,平日沉稳的机器也变得格外“娇气”,他们巡检的脚步因此踏得更勤、更密,耳朵贴在金属外壳上凝神细听,手中的小锤落点更轻、更准,每一次敲击都带着慎重的探寻。哪个轴承的温度高了一点,哪条油路的声响掺杂了异样,都必须在第一时间被敏锐地捕捉、精准地揪出。汗珠,大颗大颗顺着安全帽的边沿滚落,砸在滚烫的地面;工作服后背,早已不知被汗水浸透又晒干了多少回,凝结出一圈圈、一层层灰白的盐碱,无声诉说着烈日的“烤”验。
操作台前,是另一番无声的战场。岗位工们目光如鹰隼,紧紧锁定着屏幕上跳跃的数字与曲线。高温像无形的枷锁,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于是,大家伙儿屏息凝神,打起十二分精神,每一次调整都力求毫厘不差,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得更急促、更频繁。这份高度紧张下的精细操作,只为一个目标:确保每一炉奔腾的钢水、每一根成型的钢材,都能顺畅无阻地走完属于它们的旅程。
而维修的师傅们,则是时刻枕戈待旦的“消防队”。高温,正是设备故障伺机而动的“高发期”。报障电话就是冲锋的号角,无论是饭点正香,还是刚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夜班岗位,只要铃声一响,他们便如离弦之箭,抄起沉重的工具包,毫不犹豫地冲向最炙热的“火线”。钻炉下、爬高架……汗水不再是流淌,而是如同瓢泼之水,瞬间就能将全身洇透。这份近乎“水洗”的煎熬,只为了一个信念:争分夺秒,让机器重新轰鸣,让生产线上宝贵的每一秒都不被耽搁。
这滴滴汗水,并非徒然地挥洒。因为在这灼热“战场”的背后,支撑着一片沁人心脾的“清凉”。
公司的心,始终装着奋战在一线的职工们。防暑降温,绝非空泛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关怀。由公司工会牵头,各单位工会紧密联动,将满载心意的“清凉大礼包”送到最需要的地方——炉火熊熊的炉前,机器轰鸣的机旁:冰镇盐汽水带着凉意,解暑冰棒雪糕迅速融化着舌尖的燥热,又大又圆的西瓜切开便是满眼诱人的红瓤,更有成箱成桶的方便食品,确保能量补给随时可得。各单位就近的食堂也纷纷亮出绝活,变着花样供应清爽可口的饭菜,切好的西瓜更是堆得满满当当。仁丹、十滴水、风油精……这些关键的防暑药品,在每个班组的急救箱里都备得足足当当,如同无声的守护者。
三伏天的热浪仍在天地间翻涌,水钢各生产现场干部职工们心中的干劲与热度,却丝毫未曾消减。因为支撑他们迎战酷暑、力保生产的,不仅仅有公司细致入微的关怀,更有工友之间那份无需言说的默契互助。一个眼神,一次搭手,一句简单的“当心”,都是流淌在钢铁森林里的温情暖流。这份同舟共济的情谊,是比任何防暑物资都更坚实的后盾,是水钢人敢于向高温亮剑的底气所在!
这份在三伏天里熔铸的坚守,炼出的,是滚烫的优质钢水;淬炼的,更是咱们水钢人骨子里那股百折不挠、无惧艰辛、勇攀高峰的钢铁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