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返回目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放大+
- 缩小-
- 常规
在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
首钢107项成果获奖
8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和“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此次展会中,首钢107项申报成果喜获奖项,其中,金奖19项、银奖28项、铜奖60项。首钢集团和首钢京唐分别获得最佳组织推荐奖。
本次展览会由中国发明协会、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理事会、广州市协作办公室合作举办,以“发明汇湾区,创新联全球”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发明创新机构、国际组织、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相关机构行业协会、有关企业院校等单位。此次参评,首钢选送了涵盖冶金、矿山、自动化、机械等多个领域的职工创新发明专利项目,全面展示了首钢在生产原料、工艺流程、机械设备、控制参数等方面的创新硕果,向社会各界展现首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创新驱动,向新而行。首钢股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成为第一竞争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钢铁冶金各环节融合,加快建设“操作自动化、装备智能化、管控数字化”的智能工厂。以生产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为技术支撑,通过一体化整合实现数据、系统和业务“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完善制造执行与产销管控系统,实现生产、质量等全过程一体化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智能分析与管控平台,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在多工序生产协调、物流协调等方面开展数字化融合应用,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支撑公司智能制造发展新格局。本次展会上,首钢股份共有19项申报成果获奖,其中,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12项。
首钢京唐深入践行“一引领两融合”,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化全员岗位创新创效活动,激发全员创新活力,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本次展会,首钢京唐集中展示了多项先进专利成果,更通过系统化的讲解与互动,向参展团、观众及媒体展示了京唐先进的工艺技术实力与高端精品板材产品,讲述了产品背后的研发历程和品牌故事。首钢京唐共获金奖10项、银奖16项、铜奖37项。
近年来,首钢矿业积极构建“134金字塔”创新格局,即以重大课题作为龙头聚力,统领全范围全层级创新活动;以科技、管理、全员微创新作为三大载体,鼎力支持重大课题目标;以智力、经费、机构、机制作为四类保障,全要素筑牢创新活动基石,提升全面创新价值创造力。本次展会中,首钢矿业共获金奖4项、银奖8项、铜奖11项。
承百炼钢之志,成绕指柔之丝。首钢吉泰安始终坚持以“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为目标,在国家产业链“卡脖子”环节中,担负起企业职责使命,通过专注于瞄准高端电热合金市场,挖掘材料的新应用,加大研发投入,成功研发出用于光伏和芯片制造领域的高端电热材料,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提升“钢花”品牌影响力,为集团母品牌增添科技含量和高端属性。创新打造的“高端铁铬铝金属丝材(蚕丝钢)开发与应用”项目,在本次展会上荣获金奖。
海量蕴其中,便捷随处充。首钢城运聚焦新能源汽车移动充电服务,在北京市海淀区、房山区多个老旧小区进行产品投放,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新能源补能服务,并为京港澳高速多个服务区及大型展会活动提供保障。其自主研发的“智能移动充电车”凭借创新设计与突出应用价值脱颖而出,荣获金奖。
一直以来,首钢集团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聚焦一线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钢集团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踊跃创新,以此次发明展览会为契机开展交流学习、开阔视野,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将创新成果落在首钢大地上,努力实现效率提升、效益改善、价值创造。